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 > 产业 > 正文

云南鲁甸:“小车间” 托起就业“大民生”

2024-12-12 15:44 次阅读

鲁甸香葱种植基地。  12月8日 丁世新摄 (10)_proc_副本.jpg

民生观察网云南电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紧紧围绕“岗位更稳、收入更高、返乡创业更好”工作思路,聚焦群众顾家与赚钱“两难”问题,通过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助力群众稳定增收致富。

村民正在香葱基地上劳作  12月8日摄_proc_副本.jpg

寒冬时节,桃源回族乡数千亩香葱基地依然一片翠绿,拔葱、分拣、装运……数百名村民正在基地上劳作,处处呈现出繁忙的景象。 

村民正在香葱基地劳作  12月8日摄 丁世新摄 (4)_proc_副本.jpg

“我在香葱基地上班,一个月3000多元工资,一年收入15000多元,在家照顾小孩读书,还有照顾老人。”村民马明芬以前在广东务工,为了照顾家庭,她选择回乡就近到香葱基地务工,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

村民正在香葱基地劳作  12月8日摄 丁世新摄 (5)_proc_副本.jpg

“一大早就过来了,这里的香葱长势好,一天能拔50至60公斤,挣七八十元钱很轻松。”当地村民马玉宽一边拔葱,一边感慨地说。自从香葱基地建在家门口后,忙完家里的活就来香葱基地务工,一年挣两到三万元不成问题。

村民正在香葱基地劳作。12月8日丁世新摄 (3)_proc_副本.jpg

目前,鲁甸县全县的香葱种植面积有1.01万余亩,年产值约3.232亿元,为周边数千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人均创3000元以上。

香葱基地上劳作的村民。12月8日摄 丁世新摄 (9)_proc_副本.jpg

眼下,正是秀珍菇采收的高峰期在火德红镇银厂村务工车间内,菌香扑鼻,只见一排排菌包码放整齐一簇簇秀珍菇钻出菌包,长势喜人工人正在抓紧时间摘秀珍菇,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火德红镇副镇长黄琳伟介绍,今年9月底,火德红镇党委、政府以银厂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家门口务工车间示范点,引进秀珍菇种植2万余棒,每月能采摘1.5万至1.8万市斤,促进周围群众就地就近就业200余人次,每月实现销售额10万余元。

村民正在采收食用菌 。12月7日摄_proc_副本.jpg

把家门口务工车间建在集体经济、建在田间地头、建在闲置空房、建在园区厂房……鲁甸县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着力做大做强香葱、食用菌、苹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发展重楼、当归、北美冬青等中药材种植产业、培植发展花卉产业,增强村民就近就业的吸纳力。同时,通过引进农产品加工、电子零部件组装、服装制造、返乡创业园车间,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让更多群众实现灵活就业。 此外,该县还出台“十条措施”促进创业就业,对外出返乡人员、本地企业、招小商入驻鲁甸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帮扶,符合条件的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并享受补贴。

村民正在采收食用菌。  12月7日摄_proc_副本.jpg

自实施“家门口务工车间”以来,鲁甸县通过村口产业基地、企业吸纳就业、大户带动就业、村内帮扶就业、公岗安置就业等有力举措,实现6.67万余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丁世新、李娇 、李鹏飞)

编辑:马文富

终审:安远洪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