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官渡区文明办组织官渡区市民巡访团开展“啄木鸟”文明行动巡访,发现今年6--9月份吴井街道石井社区举行居民议事会 ,不但解决了部分小区饮用水池脏污等问题,还开设了“爱心餐厅”,解决老人就餐困难;而太和街道明通路社区创建双龙商场红色文创品牌的同时,还在永善路、永康路城市路段开展“共治共建共享美化提升”项目,探索特定时段允许商户“有限占道经营”,努力打造成全区的“老城区”最美城市道路。
石井社区:“爱心餐厅”开设一周有近300名老人成为粉丝
“小区水池十年都没洗过,接出来的水都带一股恶臭味。我们大家能想办法把水池清洗一下吗?”“我现在上年纪了,又是独居老人,自己做饭太不方便,希望社区能够开办爱心食堂……”自2022年6-9月以来,昆明市官渡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吴井街道石井社区居委会在石井社区23号院内共开展了三次“居民议事会”系列活动。针对居民反映的各种问题,社区与居民共同出谋划策,协商解决方案。
5日早上9点10分,市民巡访团成员走进吴井街道石井社区,在社区“爱心餐厅”看到,有老人正在就餐,这里卫生干净整洁,早点提供了馒头、面条、鸡蛋等5-6种早点供选择。实际上,这里提供的一日三餐,食材新鲜,味道可口,特别是对60岁-79岁老人打8折,80岁以上老人打7折,一餐基本在6元-9元即可,受到辖区广大老人的一致赞誉。
社区副书记黄伟介绍,石井社区属于老旧型城市社区,辖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较多。为了解决辖区老年人吃饭难、活动场所缺失的问题,社区与昆明市官渡区恒诺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协商达成共识,建立党建共建合作关系,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学习培训、爱心餐饮和法律援助等生活服务。目前,学校使用面积3600余平方米,配备了教学区、演出展示区、商业服务区、生活服务区、爱心餐厅等功能区,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辖区内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解决了圆了社区老年人家门口的“大学梦”、社区门口“爱心就餐”的梦。其中,“爱心餐厅”自10月28日运营以来,一周时间里,有近300个老人登记注册成为粉丝。
在23号院内,巡访团成员看到,老旧小区改造已经完成,新铺设了路面,划了停车线,建设了凉亭、健身器材等设施。为了解决老旧小区无物管等系列问题,社区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居民对小区内发生的事情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寻求解决办法,以“小区问题居民提,解决问题居民想”的方式,在参与社区活动过程中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逐步提升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能力, 议事会在其中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如今,解决了饮用水池脏污、老人就餐困难、楼道扶手破旧、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进一步积极探索社区社会服务新模式。
明通路社区:探索特定时段允许商户“有限占道经营”
走进明通路社区,这里是全国闻名的双龙商场商圈。在永善路上,市民巡访团发现,原来设置在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栏杆已经被拆除,感觉到清洁的路面更宽了。而在一些商铺门口最高一节台阶上,统一设置了“T”型木板,相当于铺面增加了一定面积。实际上,在永善路、永康路城市路段,社区正在开展“共治 共建 共享”美化提升项目,并探索特定时段允许商户“有限占道经营”,实现“人留住、情留住、心留住”。
社区书记翟小冲介绍,按照有关精神,10月17日,明通路社区召开基层民主协商议事会,探索社区、党员、居民、商户“四位一体”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工作体系。这种模式是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动社区居民参与整治,联合辖区党员、居民、沿街72家商户一同参与社会治理,设立路长2名,段长9名,划定特定位置,允许商户在上午7:00至上午9:00 、中午10:50至下午13:00、下午17:00至下午18:30三个时段有限占道经营。
在特定时段允许商户“有限占道经营”中,要求各商户负责自己位置卫生环境,确保“门前三包”,并实现卫生、绿化、秩序、交通、洁净、管道、健康七个方面管理。同时,让党员化身辖区“红管家”、群众参与监督,通过制定“奖惩”制度,每季度进行评比会议,评比会议由辖区永善路永康路周边楼院党员、热心市民以及交管部门代表、城市综合执法部门代表、工商管理部门代表等依照“门前三包”落实情况与平台后台数据等情况累计进行打分,打分现场由2名商户代表现场监督打分,保证打分程序公正公平公开进行。
每季度评分前“三名”商户将获得社区颁发的“最美商户”称号,并发放一定的鼓励品。相反,每季度评分最低商户,将进行停业七天的惩罚。
翟小冲介绍介绍,社区此举是努力把永善路、永康路打造成全街道乃至全区的“老城区”最美城市道路,着力支持发展好实体经济,也能让路段沿街商户逐步有“干净、整洁”的经营环境意识,还能带动周边良好的营商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巡防感言
闻思阳:石井社区办了好吃又便宜的食堂,开办了老有所学的老年大学,极大的方便了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真正实现了党和政府提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学”的理念,社区还沿着金汁河打造了绿色慢行道,健身小广场,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清新健康的居住环境。明通社区重点开展“七传播七践行”工作,根据社区靠近火车站的特点,允许商户在特定的早中晚时段适当占到经营,商户负责门前三包,卫生打扫,社区与双龙商场开展共建,设立居民活动室,红船照相馆,免费图书馆等公益活动场所,大大丰富了社区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两个街道两个社区的基层工作人员,从本社区实际情况出发,努力为居民打造出一个和谐,幸福,舒适的生活圈,贴民心情,符民意,暖民心。
刘昶: 石井社区在老旧小区的管理服务上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发挥居民的积极性,探索老旧小区居民自住自管机制,用好、用足、用活目前政府大力支持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在水电设施更新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绿化美化、停车充电、居民晾晒、文娱活动场所建设使用等公共服务上,一事一议,一事一决策,相关费用收支公开,让石井路23号等多个老小区、院坝居住环境得到巨大改善,同时居住成本也让居民感到很满意。社区的文化教育、社区食堂也办得有声有色,受到了居民好评。
明通社区是昆明著名的商业中心,购物中心,在新冠疫情之下社区干部在做好抗击疫情工作的同时,想方设法保持老商圈的人气和活力,尽力争取辖区大小企业商户的支持,各尽所能提升商圈品质和竞争力:双龙商场改造设立的党史走廊、扩建了公共休息休闲区域,增加了数据化信息服务设施;社区协调市场监管、交管、城管等部门,在中午,旁晚等高峰时段允许沿街小商户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占道摆摊经营,小商户们也强化了自我管理责任,负责好各自范围内的卫生、秩序、安全等工作,让黄金商圈的商业价值、文化品牌都得到了保持和提升。这两个社区由于建成时间早,基础设施老化落后,改造提升需要迫切但居民和社区能力有限,引入社会组织、社会机构参与沟通协调,事务办理,不失为一项有益的探索。
裴荣:石井社区为老年人做了两件好事,一是开办爱心食堂,对于留守、孤寡、独居老年人来说,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一日三餐热乎饭。其次,开办老年大学,给老年人一份精神食粮。
杨玉玲:石井社区食堂干净卫生,物美价廉,居民满意度大大滴提升了。明通路社区以前是昆明商业购物中心,繁华地段,现因疫情有点冷清,但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与商户协调強化了自我管理责任工作,真正做到了留住人,留住心,留住情,相信不久的将来肯定还是会再现热闹繁华的景象。
林玮:明通路社区探索特定时段允许商户“有限占道经营”,餐馆在用餐高峰时,可以在餐馆处增摆桌子,这既活跃了市场,又增加了商铺的收入,真是一举多得。
何云红:石井社区爱心食堂亲民便宜,值得点赞。明通路社区携手市场监督、交管、城管等部门联合办亊,将永善路70多户商家进行分段落实责任自主管理点位后,充许经营户早中晚高峰期分时段有限占道经营,并每天打分检查考核,有效的保证了商家利于及消费者需求,改变了脏乱差拥挤及不安全。新探索有效实施得到认可。
陈昆云:石井社区是一个40年左右的老旧小区,其中23号院现已改造完毕,车辆停放有序,凉衣杆排列整齐,绿化也非常好。在改造前只要下雨就成泽国,住户进出非常困难,现在住户满满的幸福感,感谢党对老旧小区的改造政策。明通路社区由于商铺较多,社区利用商场的空间建起了红色照像店,在党员活动场所,充分体现了基层对党建工作的重视。
储开荣:石井社区23号院老旧小区改造,几十年没有解决的问题解决了,小区不在淹水,小区公共凉衣架、小区休息凉亭、小区健身器材、小区绿化、小区公共停车位等都建设得井井有条,小区旧貌变新颜,小区居民自己管理自己保持了良好风尚。特别是食堂,现在每天有300多就餐,就餐人数还在不断增加,食堂卫生干净,价廉物美。
徐云:石井社区把过去闲置的旧房改造成议事场所,23号院改造中坑坑洼洼的路面硬化了,停车位有序排列,垃圾堆积问题也解决了。小区环境变好了,人们的生活舒心了,各种卫生习惯也在改变。在与社区居民互动时,一大爷介绍如今看到地面上的垃圾都会主动捡起,在举手投足间传递着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文明新气象。
主编:安远洪
编辑:马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