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物资供应从严重不足到总体保障
在各方努力下,一线医护人员所需的重点医疗物资能够得到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基本上是充裕的,医用物资供应从严重不足到总体保障。
随着大量医疗外援人员的增加、床位的增加,还将产生大量医疗物资需求,一些医疗物资在品种上还存在结构性矛盾,不同医疗机构、不同地市的个案问题仍然存在。在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后,居民购买生活物资不如以前方便,市场上还有部分用品时段性出现短缺。
278支国家医疗队 超32000人驰援湖北
疫情发生后,中央指导组组织278支国家医疗队共32395人驰援湖北。其中,从全国中医药系统抽调近3200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组建4批588人次的国家中医医疗队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雷神山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管方舱医院。
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有效疗效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效果是肯定的、有效的。其中,张伯礼、刘清泉院士团队在武汉的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102例病人观察中发现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2天,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缩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2天;黄璐琦院士团队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住院天数、核酸转阴的时间平均缩短2天以上,血氧饱和度明显提升,脱离吸氧时间缩短,淋巴细胞百分数乳酸脱氢酶等指标明显改善。
医用物资处于“紧平衡”状态
目前医用物资短缺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昨天全国从各个渠道供应湖北的N95口罩达到33.6万只,防护服达到13.3万件。这相当于之前N95口罩和全国防护服生产能力的两倍。尽管这仍是一种“紧平衡”,要靠每天调度来保障供应,但一线医护人员和高危人员的防护物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有医治能力的病床规模达7万张
具体措施概括起来是“两增一改造”,即增加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将具备条件的隔离点改造成隔离治疗点。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的规模都要达到3万张以上,隔离治疗点达到1万张以上,使具有医治能力的病床规模达到7万张左右,中央预算投资连续三批安排7个多亿给予补助。
截至20日上午,3万张定点医院床位已经全面落实到具体医院,均已配备医护人员,具备接收病人条件的床位达2.4万张;方舱医院床位增加到2.5万张,其中已配备医护人员具备收治病人条件的达到1.26万张;隔离治疗点的床位达到4000张。
米、面、油调拨量近30万吨
概括起来,居民生活物资供应,总体上有保障,总量上是充裕的。
疫情发生以来,已调拨2000吨的中央储备肉,此外还准备了8万吨的大米、8万吨的面粉、12万吨的食用油、3.6万吨的猪肉、2.9万吨的蔬菜、2900吨的鸡蛋、1200万包的方便面、300吨的火腿肠、冷鲜肉3400吨、1000吨位的速冻食品随时调往湖北。
解决结构性、区域性的供应不足问题,包括解决部分地区在个别时段冷鲜肉的供应、新鲜蔬菜供应、一些城乡反映奶粉的购买存在困难等问题。
着力改善配送,对生活物资运输车辆落实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的政策,对物流企业实行定向帮扶的政策,有序组织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复工返岗,有效解决社区配送力量不足的问题。
每天密切监测武汉市、湖北省各市州的市场物资供应的情况,价格变动的情况,特别是关注人民群众从各个渠道反映的个案问题。
督导要求建立“战时指挥系统”。指导组成员下沉到武汉市各区、各街道、各个居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推动实时调度解决困难和问题。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
主编:安远洪
编辑:马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