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武汉这场发布会上,中央指导组成员介绍了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2020-02-21 10:43 次阅读



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指导组成员介绍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

医用物资供应从严重不足到总体保障

在各方努力下,一线医护人员所需的重点医疗物资能够得到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基本上是充裕的,医用物资供应从严重不足到总体保障。

随着大量医疗外援人员的增加、床位的增加,还将产生大量医疗物资需求,一些医疗物资在品种上还存在结构性矛盾,不同医疗机构、不同地市的个案问题仍然存在。在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后,居民购买生活物资不如以前方便,市场上还有部分用品时段性出现短缺。

278支国家医疗队 超32000人驰援湖北

疫情发生后,中央指导组组织278支国家医疗队共32395人驰援湖北。其中,从全国中医药系统抽调近3200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组建4批588人次的国家中医医疗队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雷神山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管方舱医院。

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有效疗效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效果是肯定的、有效的。其中,张伯礼、刘清泉院士团队在武汉的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102例病人观察中发现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2天,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缩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2天;黄璐琦院士团队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住院天数、核酸转阴的时间平均缩短2天以上,血氧饱和度明显提升,脱离吸氧时间缩短,淋巴细胞百分数乳酸脱氢酶等指标明显改善。

医用物资处于“紧平衡”状态

目前医用物资短缺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昨天全国从各个渠道供应湖北的N95口罩达到33.6万只,防护服达到13.3万件。这相当于之前N95口罩和全国防护服生产能力的两倍。尽管这仍是一种“紧平衡”,要靠每天调度来保障供应,但一线医护人员和高危人员的防护物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有医治能力的病床规模达7万张

具体措施概括起来是“两增一改造”,即增加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将具备条件的隔离点改造成隔离治疗点。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的规模都要达到3万张以上,隔离治疗点达到1万张以上,使具有医治能力的病床规模达到7万张左右,中央预算投资连续三批安排7个多亿给予补助。

截至20日上午,3万张定点医院床位已经全面落实到具体医院,均已配备医护人员,具备接收病人条件的床位达2.4万张;方舱医院床位增加到2.5万张,其中已配备医护人员具备收治病人条件的达到1.26万张;隔离治疗点的床位达到4000张。

米、面、油调拨量近30万吨

概括起来,居民生活物资供应,总体上有保障,总量上是充裕的。

  • 疫情发生以来,已调拨2000吨的中央储备肉,此外还准备了8万吨的大米、8万吨的面粉、12万吨的食用油、3.6万吨的猪肉、2.9万吨的蔬菜、2900吨的鸡蛋、1200万包的方便面、300吨的火腿肠、冷鲜肉3400吨、1000吨位的速冻食品随时调往湖北。

  • 解决结构性、区域性的供应不足问题,包括解决部分地区在个别时段冷鲜肉的供应、新鲜蔬菜供应、一些城乡反映奶粉的购买存在困难等问题。

  • 着力改善配送,对生活物资运输车辆落实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的政策,对物流企业实行定向帮扶的政策,有序组织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复工返岗,有效解决社区配送力量不足的问题。

  • 每天密切监测武汉市、湖北省各市州的市场物资供应的情况,价格变动的情况,特别是关注人民群众从各个渠道反映的个案问题。

释放“失职失责必须追究”的强烈信号
中央指导组针对当前防疫工作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采取了下列措施:

  • 督导要求建立“战时指挥系统”。指导组成员下沉到武汉市各区、各街道、各个居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推动实时调度解决困难和问题。

  • 对有关市级的负责人开展约谈并曝光。指导组对在对四类人员集中收治过程中,一些干部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救治不及时、责任不落实的情况和问题;在转运过程中,特别是转运重症患者过程中出现的衔接无序、组织混乱,导致群众严重不满等问题,对武汉市武昌区、江汉区以及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卫健委的部门的负责同志,进行了工作约谈,目的就是释放“失职失责必须追究”的强烈信号
  • 深入核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组织人员收集群众在国务院的互联网督查的平台上和有关的社交平台上举报的信息,媒体记者还到街头收集“应收尽收”不落实的信息和典型,指导组立即开展救治和这些患者进入医院和隔离点的工作;组织开展暗访督查,推动市区认真纠正偏差,迅速解决问题。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

主编:安远洪

编辑:马文富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