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聚集 > 正文

搬家啦,永善1.3万群众热热闹闹搬新家!

2019-11-27 22:19 次阅读

中国民生观察网电 11月25日至26日,永善县红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迎来了马楠、溪洛渡、水竹、团结等12个乡(镇)723户3059名搬迁群众入住,虽是初冬时节,但搬迁现场却暖意融融,群众们走进安置区,看着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小高楼,说不出的激动,边走边一个劲讨论着安置点内的房子、学校、医院,高兴的说着自己新家在几单元几号,老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喜悦的笑容,现场欢声笑语一片,他们终于告别世代生活的“穷窝窝”,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屋,开启幸福生活的新征程!

图片1_副本.png

“清晨醒来,居然下雪了,瑞雪兆丰年呀,来年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胡汉银朝自己老家的方向眺望一会,这就进城入镇了呀,感觉自己在做梦一样。往年的这个时候,胡汉银正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忙碌着。现在,最小的儿子也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了,一家人在县城有了一套新房,老胡高兴的不得了。前几天就把东西收拾打包好,一早用马驼在路边等待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的易地扶贫搬迁车队。胡汉银的妻子笑着说:“现在进城生活了,儿子也在外面上班,我和老伴可以在城里找些临工做,城里条件好,环境好,各种(设施)都很齐全,虽然才来可能会不习惯,但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图片2_副本.png

从大板厂村名小组搬迁来的杨建学家窗明几净,小孩正在崭新的沙发上玩耍。搬到这里房屋宽敞明亮,水、电、路都通了,有崭新的家具,有卫生厕所,有厨房,还有席梦思,在新的小区里,大人们业余生活丰富了,娃娃们也能高兴地玩耍。”今天东西拉到安置点了,还没缓过神来,没想到自己能住这么漂亮的房子。“老家那里条件比较差,海拔比较高,种农作物只能解决温饱,小孩读书,到乡上要走50公里,没有办法,只能住校周末才能回家一次,坐车到坪厂村委会,再走一个多小时的路才能到家。”谈起过去的生活,杨建学深有感慨。

图片3_副本.png

今天我心情太激动了,马上要搬去红光新区,昨天就把所有东西家具准备搬起走。由于我们当地山高坡陡,生活水平差,生产不出种(农作物产量低)。交通不便,住房也不安全,党和政府给我们建了新家,马上就要搬去了,我感到万分高兴。搬去新家后,我一定要听党的话,服从党的安排,争取早日脱贫。”团结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王永国说道。

对贫困群众来说,搬迁不仅仅是得到一套新房、换一个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让群众“心中有底”,住得舒心、放心。目前,永善县红光安置点已配套建设学校、医院、扶贫车间等基础设施,真正做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图片4_副本.png

为切实做好搬迁服务工作,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有序、平稳、顺利搬迁,永善县各乡(镇)党委、政府切实履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靠前指挥、一线抓落实,紧扣目标任务,细化搬迁工作任务,精心做好搬迁后勤准备工作。同时,还全面整合乡村干部职工、挂钩帮扶部门职工、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等力量,全力做好搬迁服务工作。在现场,记者看到有的工作人员在清点乘车人数、搬迁物品数量;有的在帮助打包搬迁物资,并作好标识标记;有的在帮助搬运物资,各项工作井井有条。

图片6_副本.png

下午,伴随着阵阵唢呐声,搬迁群众们安全抵达红光安置点。现场志愿者、搬迁服务工作人员与各乡(镇)随行人员一道积极做好贴心服务,有序协助搬迁群众搬运、摆放生活物品,指导他们使用电梯,培训消防、交通安全和环境卫生等生活常识,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好习惯,尽快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

据悉,永善县红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占地650.62亩,总投资17.7亿元,搬迁入住工作从11月25日正式启动,预计需9天,共搬迁入住3202户13338人。

 

主编:安远洪

编辑:马文富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