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观察网电(通讯员罗睿)俗话说:“人间烟火气,最暖百姓心”。“烟火气”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气息,党员干部如果少了“烟火气”,说话办事就会与群众隔着一层,就做不好群众工作。多些“烟火气”,也就是多接地气,接了地气,自然就暖了群众心。
多些“烟火气”,就是多听群众心声。“民声关乎民生,关乎民心”,谁关注群众的意见,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祉,谁就赢得民心。一些党员干部只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实际对群众的声音置之不理。党员干部下基层,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坐坐群众板凳,与群众聊聊琐碎的家常,随时随地倾听群众心声。更不能习惯于听“大官话”,听到刺耳之声起身就走,要听听群众家长里短和委屈抱怨,做好群众心声的“记录员”,从群众的意见和看法中听出感情、听出味道、听出压力和工作的动力。
多些“烟火气”,就是多和群众交朋友。党员干部来自于群众,理当多和群众交朋友。和群众交朋友,要从群众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谈群众最关心的事,推心置腹,形成共识,群众才愿意与我们交朋友。当前,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我们的党员干部更应该要像朋友一样,了解群众的诉求,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当前的实际困难,带领他们走出生活的低谷。这样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让群众真正的把我们当朋友。
多些“烟火气”,就是多到田间地头转转。田间地头是最有“烟火气”的地方,党员干部不应该只坐在办公室,也应该“眼睛向下,身子下沉”,到田间地头帮着“亲戚”干一干农活,沾一沾田间地头的“烟火气”,说一说贴心话,零距离的接触群众,感受他们的日常生活,体会他们的不容易。有话说道,党员干部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对群众的真情。
责任主编:安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