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聚集 > 正文

水田易迁点管委会:管出幸福新生活

2019-10-08 17:54 次阅读

中国民生观察网电(通讯员范怀娜)“这是我这辈子过的最巴适的一个生日,还是党的政策好,我这一辈子没有为党做过多少事情,但是一定心存感恩,时刻不忘党的好!”近日,一场濛濛细雨冲走了盐津县水田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炎热,水田易迁点管委会志愿者为水田易迁点老党员黄进光策划了一个极其温馨的生日,温暖了这个79岁老人的心。

a1_副本.png

搬出大山“有事做”

黄进光老家住在盐津县普洱镇串丝村偏远大山里,房子破烂,生活困难,2015年底被识别为贫困户。“如今,我们家水田有了一套安置房,孙子有学上儿子们也在管委会的帮助下外出务工了,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黄进光满满的幸福感都写在了脸上。

在盐津县,和黄进光老人一样通过搬迁水田易迁点过上幸福生活的3097户14106人水田易地扶贫搬迁管委会李永凡同志说,“群众搬迁出来后,最重要的还是要‘稳得住’,我们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引进企业、输出劳动力、鼓励自主创业、增加公益性岗位等方式,确保每户有一人就业,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从各个乡镇搬来的群众‘有事做’,能有新的姿态融入到新环境”。

年,30岁的贫困户赵泽芬一家柿子镇岔河村举家搬进了水田易迁点,乘着七十周年国庆的东风在水田易迁点管委会的支持下,赵泽芬带着刚刚入读水田一小的孩子卖起了“小国旗”。赵泽芬告诉记者她们家有八口人,她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还要照顾老人,生活开支很大,为此,近年来老公不得不远离家乡到西安打工,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她想方设法寻找赚钱的点子。

搬到水田,住房条件改善了,四个娃娃的入学手续也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完善了,娃娃些跟我卖这几天的‘小国旗’也体会到了我们大人赚钱的不容易,昨天我的幺儿还跟我说一定要好好的读书,以后赚钱给我跟他爹赵泽芬动情地

据悉,水田易迁点管委会通过劳动力输出,省外就业3683人、县外省内就业839人、县内就业1243人

住进新区“可致富”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为进一步实现易迁点搬迁群众有稳定收入来源,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水田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管理委员会。目前,在该安置点中已有津昇电子、盐津凤竹服装有限公司、手工竹编工艺、深圳电子厂、纺织厂等开设扶贫车间,并吸纳近千名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就业。

a2_副本.png

“我们还盘活迁出区群众三块地资源,启动实施‘百千万’亩产业配套项目”。李永凡说,目前,易迁户迁出地已退耕还林1.82万亩,流转土地1.1万亩,复垦复绿0.02万亩“建迁入地“稳心菜园”650亩地、产业配套果园和经济菜园地3900亩,政策性退耕或流转迁出地“三块地”60000亩,补贴由易迁户享受。在生产运营过程中,还可安排100搬迁群众务工,使搬迁群众入住水田后户均增收5300元

此外,管委会还通过公益性岗位、创业一条街、产业基地等方式,解决搬迁贫困户就业问题。

齐抓共管促和谐

“刚住进水田易迁点,生活环境与之前相差很大,小区不和谐现象时有发生。”搬迁群众张明贵告诉记者“有管委员后,小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居民来自各个乡镇各个村,生活习俗不尽相同,由之前的单门独户变成现在的“大杂居”,生活一时难以适应。

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出现的治理难题,水田易迁点管委会积极探索创新易地安置后续管理模式,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担任主任,县人大主任、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副主任,管委会执行主任主持管委会全面工作,下设“五组、一中心”明确“五组、一中心”机构人员分工和责任,大家都用心用情为搬迁群众提供各类便民惠民服务,让搬迁群众住得安心、放心、舒心。通过选举遴选出每栋楼的楼长,楼长负责收集汇总住户的意见建议,上报管委会,搭建沟通联系桥梁,努力打造平安、文明、和谐、美丽的安置小区,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a4_副本.png

该管委会还积极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易地扶贫搬迁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建功立业,统筹抓好水田易迁安置点建设,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激发搬迁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为搬迁群众提供服务,帮助解决搬迁后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和问题不断提高了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水田易迁点文化活动中心,我们还开设了志愿服务站,深受搬迁群众好评。李永凡介绍,“每天安排专人为青少年,特别是家长在务工没时间照顾小孩的儿童,免费开展课业辅导、趣味游戏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责任主编:安远洪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