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观察网云南电: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如今我们正在进入无纸化时代,人们的书写工具演变成了键盘,手机代替了一切……然而,刚刚20出头的唐锦龙却每天坚持苦练书法近七、八个小时,坚守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使命,这的确难能可贵。
在舅舅(刘军)的熏陶下,唐锦龙从小就喜欢书法,看着那神奇的一点一横一竖组成的飘逸飞舞的毛笔字,他心里就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也要练成一手好字。
于是从那时起,他就跟着舅舅学习书法,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练习,虽是初学书法,但唐锦龙对书法的喜欢已经到了疯狂痴迷的地步,常常拿起笔就废寝忘食。一有时间,他便独自钻进南房小屋里反复练习舅舅教的书法技巧,他经常一练起字来就会忘记吃饭,母亲为了不影响他练字,就把饭给端来,匆忙吃完后就又开始继续练,有时甚至能从早上一直练到晚上。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至古到今皆此一理,经过刻苦努力,他的毛笔字进步飞快,在参加省市各类的书法比赛都荣获奖项,这让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更加充满了信心。
观其书法,唐锦龙的行体楷书极具功力,错落有致,形体端正,方圆兼施,运笔自然连贯。人年纪虽然不大,却功底极其深厚。
唐锦龙说:“在舅舅刘军的启发下,使他认识到的书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的是艺术品位,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一种品德和做人的修养;也体会到了欣赏书法的价值和自己的人生价值。书法艺术世界的确博大精深,往往你向前走一步,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时光荏苒,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唐锦龙涉猎的各种书法和历史书籍也越来越广泛,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也不断加深。“学无止境,书法学习更需要不断领悟和练习。”唐锦龙说,“书法看似简单,其实写书法是个精细活儿,临字帖时需要心领神会,要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分析点横竖撇捺的形状特点、形式效果以及字体结构等细节,要眼手脑并用,把握好运笔的轻重缓急,长此以往必将养成做事沉着、专注的好习惯,而这也是一个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作美的过程。”
在书法艺术探寻的道路上,唐锦龙孜孜不倦地刻苦用功,不断提高自己的阅历和功力,在5月22日即将举行的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心远书香’ 书画展中,他也选送了作品参展,将再一次经受观众的检阅。
而对于唐锦龙来说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各次参展和评奖,他说,每次参展和参赛对自己来说,获不获奖都不重要,都是一次参加学习交流会的机会,可以提高自己的书法鉴赏水平和开阔视野,在艺术的道路上,更加的精益求精。他表示,将在追求书法更高境界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和探索下去,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现如今,已长大成人的唐锦龙,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书法梦,还成为了一名受人尊重的书法老师,在博雅书院传授书法。
在讲课时,唐锦龙面对学员总是平易近人,他给学员讲课都是从最基本笔画讲起,从点到横,从横到竖,从竖到撇,从撇到捺,起笔、运笔、收笔,笔画的变化,边讲解边示范。课后唐锦龙对学员的练习作业都一一做个别指导。
唐锦龙还表示,希望通过各种途径为热爱书法的人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今后能够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了解中国书法,他希望老祖宗留下来到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能在人们生活中得到普及,要后继有人将这一传统文化瑰宝传承下去,让中华书法的深厚魅力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责任主编:安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