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观察网云南电(记者 安远洪)近日,偶然让我有缘欣赏到刘军的书法作品,原本以为这些作品是出自一位老书法名家之手,却没想到出自一位30多岁的青年笔下,刘军的书法作品,特别是他的楷书,运笔自如、清新流畅、苍劲有力、笔笔出彩、字字有神,看了的人都说好,都想收藏其作品。
刘军,出生于1983年,甘肃省渭源县新寨镇人。别小看了这位年轻人,观其作品功底深厚:不仅苍劲有力,而且笔法娴熟,颇具大家风范。再看他的头衔,也是鼎鼎有名:文化部书法家、云南省青少年书法协会会员、云南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昆明博雅书院负责人等。
他写起书法来,就如同多年的书法长者,静如泰山、动如脱兔、笔动意达、效果神速、墨落神韵,让观者惊叹不已!其实,从刘军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其儒雅的气质,并有一股凛然正气,这股气,被宣泄出来后流淌在宣纸上,就有了“气度”和“神韵”,所以,他的字刚劲有力,力透纸背,浑然天成,气度不凡。但是,在现实中,他待人接物却又显得十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们一起品着香茶,一面讲起了他的艺术人生,刘军的话匣就关不住了。
据刘军回忆,自幼受父亲的影响,他的父亲不会写字,每逢过年都要请别人写春联,但是别人就给父亲使脸色,父亲就气冲冲的回来了,刘军劝他的父亲不要生气了,明年的春联他来写,从那时起,刘军就励志一定要把春联写好。于是父亲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对儿子书法练习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他7岁时就开始练习书法。
刘军从小在山里长大,各方面的条件很差,没有机会拜师学习书法,更没有机会进书法培训机构,但是这些都没能阻挡刘军对书法的那份钟情。家里贫困,没有零用钱,买不起纸墨,刘军就拿来砖头,把砖头磨平,用毛笔沾水后在砖上写写画画。
刘军在读小学的时候,小学老师看到他非常喜欢书法,对书法非常痴迷,但又没书法老师的教学,于是就告诉他到书店买颜真卿的字帖,临摹,开始了“颜体”字的练习,这么多年来,从始至终没放弃书法的练习,仍然坚持读名家的字帖和临摹。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军在网上看到了田英章书法老师的书法作品,清秀美观,形体端庄,点画劲挺,笔力凝聚,险绝中不失稳健,紧凑中不失舒朗。仿佛一见如故,爱不释手,他便开始搜集田英章的字体,并开始临摹田英章老师的字体。虽然刘军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如痴如狂,但苦于一直得不到书法老师的指点,但他一直坚持不懈,每天都抽出时间来练习书法。
直到2015年,刘军才在河北沧州好不容易找到了田英章书法老师的入室弟子祝金廷,并开始跟着祝金廷老师学习书法。刘军说:“在学习中,祝金廷老师讲课的内容特别详细,用通俗的语言,易懂的方式教学,总是竭尽全力,他就像师父一样,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他教我写的,对我写字有很大的帮助。俗话说:“文为心声,字如其人。”他钟情翰墨,临摹不辍,孜孜以求,对书法艺术有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虔诚。
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得到祝金廷书法老师的认可和赏识,后来通过祝金廷的推荐,他才荣幸地见到了仰慕已久的田英章老师。从那时起,他不仅在书法上获得田英章老师的指导,还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了两位老师的教学指导,刘军更加醉心痴迷于书法而不能自拔,每天勤学苦练。并在2016年4月在云南曲靖报了田英章老师的书法培训班并系统学习了笔法结构。
在刘军看来,要写好书法作品,必须具备两点:长期坚持练习和多读书。她非常信服那句格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刘军虽然不是出生书香门第,而真正造就他成为书法家的是勤奋。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长期持之以恒的刻苦钻研和练习,并在名师的指导下,他的书法大有长进。不仅如此,2016年5月他还到重庆参加了由“文化部和社会资源部联合举办的书法家资格证的考核”并拿到了“书法家资格证”,2017年4月,他再一次在河北沧州参加了有田英章书法老师举办的“第二届教师研究班”。2017年,一直被刘军受尊敬的张秀东书法老师,在张秀东老师的影响和带动下,跟着他学习欧阳询和赵孟頫老师的字体。对刘军来说也是一次莫大的帮助。
长期以来,刘军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歇过,他坚持临摹古帖,熔古铸今其书作遒劲潇洒、结体灵秀、笔意奔放,气势连贯、骨力内含,表现出一种中和之美,实现了雅俗共赏。
近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受益,他秉承着弘扬正统书风的宗旨,开始了书法教学,借田英章老师说,写字的人离不开教学,教学相互都有促进,教学相长。2016年,他创办了“博雅书画院”,现在参加他教学班学习书法的学生已达270余人。2017年,他加入了“云南青少年书法协会”,并担任第二届理事。同年,他参加了“璀璨之星”全国书法大赛荣获金奖。2018年3月,他加入了“云南省青少年书法协会会员”,参加“星光校园”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参加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书法大赛,他荣获了二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刘军书法艺术作品以凝重中有飞动,庄严中寓活泼,入古创新、雅俗共赏,书写了一篇悦人的经典,谱写了一曲华丽的乐章,并为欧体楷书的传承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描述出博大精深的内涵,用笔简洁流畅,无论是谋篇造势还是笔墨渲染,都显示出娴熟的艺术功力,实现了艺术境界与表达手法。
刘军说:“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和追随者,他说,书法给自己带来的最大收获其实是心灵的满足。他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用质朴的情感诠释着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与酷爱,对书法艺术的痴迷与思考,并在笔墨神韵的挥洒中流淌光华。把欧体楷书的精髓和此等古老的书法艺术继续传承下去。书法显圣手,彰显欧颜雅韵;教苑勤耕耘,传承炎黄风骨。”
刘军与墨结缘,舞笔今生,他将提高全民书写水平作为己任,把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立为目标,在书法这条艺术道路上,精益求精、时刻拼搏,不断突破着自己,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一直努力学习、从不言弃。其顽强追求艺术的毅力和决心让人敬佩,我们也祝愿这位热爱书法、痴迷书法的年轻人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注:本文章版权归属中国民生观察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