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聚集 > 正文

官渡区市民巡访团巡访官渡“智慧城市”为市民创造美好生活

2022-02-28 14:28 次阅读

2月25日,官渡区创文指挥部组织官渡区市民巡访团专题巡访官渡区政务服务大厅、官渡IOC城市运营中心、中国普洱茶科技数字馆发现,官渡区  “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涵盖了政务、安防、消防、城建、教育、医疗、生活等数十个场景,并取得阶段性成效,让市民获得了更多的获得感、更大的幸福感、更高的安全感,为市民创造提供了更高的生活品质,获得了巡访团高度点赞。

 W5_副本.jpg

城市大脑:实现“看得见、会思考、喊的动”

今年1月,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数字孪生城市优秀案例汇编(2021年)》及《城市大脑发展白皮书(2022版)》,“昆明官渡区城市大脑项目”成功入选一网统管类优秀案例。巡访团走进官渡IOC城市运营中心,看到该中心宽大的屏幕上,通过视频监控,看到官渡区各地交通通行状况、垃圾存放、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路面淹积水等场景。

官渡区城市大脑以智慧化为核心,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出以“1+2+4+N”为主线,建设城市大脑。1个目标:全面建设数字官渡;2个指挥中心:城市运营中心和消防指挥中心,与110指挥中心互联互通;4个基础能力(统一视频监控能力、统一视频会议接入能力、数字孪生地图服务能力、数据接入分析能力);N个智慧应用:旅游、水务、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消防、生态、出行、医疗、民政等。城市治理者通过对城市“望闻问切”,实现城市治理可监测、可防范、可控制、可量化、可考核的全方位科学分析和决策。

W1_副本.jpg

“咋们巡访团上报的案件,可以在屏幕上看得到,比如占道经营、乱丢垃圾。”工作人员介绍,在城市运营方面,官渡区城市大脑已有11000多只AI眼睛同时监控着官渡的城市安全,这些AI眼睛,让我们可以实时的从大屏上获取统计信息,做到了城市问题主动识别-自动派遣-智能结案。也就是说,通过安装于各路段的视频设备的捕捉,一键定位路面垃圾,形成告警案件,反馈到城市大脑指挥中心,并通过指挥中心实时连线附近环卫工人,下达指令,城市大脑指挥中心自动记录发现垃圾的时间、地点、路段等详细情况,上传截图照片,在环卫人员及时清除垃圾后,自动解除告警事件。整个事件从告警到解除全过程可以在城市大脑运营中心清晰展现。

在COP15期间,官渡区城市大脑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统一调配力量,对重大活动进行保障。工作人员介绍,“可以在大屏上通过实景三维,实时、动态掌握重大活动相关信息和资源分布,实时监测活动相关舆情态势以及场馆周边的人流量、交通情况,做到对活动场所周边人、地、物、事、组织全面掌握。”

据介绍,目前“官渡城市大脑”已完成公安雪亮工程7000多路前端摄像头的接入,构建科学化、智能化的城市视觉神经,城管部门使用1100多路视频实现实时的城市管理类时间治理。水务部门使用40多路湿地公园和100路视频实现路面淹积水和河道溢流管理。15万多个消防物联网设备接入了消防指挥中心和城市大脑。

W2_副本.jpg

同时,以城市大脑为核心,实现市、区、街道、社区、网格平台全覆盖;在一个平台上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并在同一平台上实现视频会议、视频通讯、远程培训、指挥调度等高清视频全交互,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治网格化体系。融合通信实现视频会议,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会议纵向打通。政法委、网格中心、消防中心等业务委办局的视频会议横向打通,实现城市大脑IOC运行指挥中心与业务前端的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已完成18个委办局和互联网数据接入与治理。实时接入了区级环卫、气象、水务、消防、网格、重点楼宇、民政、养老、水质等12个系统数据以及40类离线数据,当前治理平台数据量为约1600万条,日增量约2万条,日均治理任务数约1500个。综合服务于城市管理和应急指挥。

官渡区城市大脑一期,以城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为突破口,以急用先行为原则,实现了“看得见、会思考、喊的动”功能三位一体,加快了智慧城市建设进程。未来,通过实施城市大脑建设,以场景换运用、以应用换产业,以数字基建、数字技术等新型数字经济为带动,构建具有官渡特色的数字经济生态,为官渡区建设“昆明城市新中心、综合枢纽重要承载区、开放发展引领区”提供智能化保障。

智慧政务: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走进官渡区政务服务大厅,巡访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对大厅各功能区域划分、“一窗式”综合窗口受理、相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平台系统融通、政务服务创新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现场参观,详细询问各窗口的业务量、惠民利企新政策,了解文明城市创建、各项便民新举措为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与便利,并现场进行交流。巡访团成员高度赞扬了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网通办”带来的证明材料最少、办事流程最简、办理时限最短、服务质量最优事情。

W4_副本.jpg

在这里,官渡区突出智慧党建的实践运用,深入推进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与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全省试点工作,着力在纵向一网能办、横向一网通办、扁平一网快办上下功夫,打造智慧政务体系,让综合服务平台真正成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实现群众服务一网通办,进一步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官渡区深化综合服务平台与省政务服务平台、一部手机办事通App、城市管理服务平台等数据融合,打通了两类平台数据“堵点”“数据孤岛”,实现平台的网络互联、数据互通、平台融通,解决了政务服务延伸不到社区、群众办事上下跑的难题,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到社区纵向贯通能办、无死角覆盖。截至目前,官渡区累计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021个,网上可办事项1014个,网上可办率99.4%;全程网办事项998个,全程网办率97.7%。

同时,推进民政、司法、人社、卫健、医保等部门高频民生服务事项同标准、无差别“全市能办”,梳理细化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情形,减少办事材料,打通云南省基层综合服务平台与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两个平台融通,把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下沉到街道、社区,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办”“就近办”“马上办”。在区级政务服务中心、8个街道为民服务中心、99个为民服务站设置了“全市能办”服务窗口,公布基层高频民生类政务服务事项28项,加快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官渡区各级“全市能办”服务窗口受理办件1310件,办结1116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及时解决广大老年人特别是独居、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在办事服务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实际困难和问题,区政务服务局专门推出了“线下、线上”老年人政务服务便利化相关举措。线下:在官渡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长者服务窗口”,安排专人为老年人提供讲解引导、填报资料、复印打印等全流程“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同时,提供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爱心专座”、轮椅、放大镜、老花镜、急救箱等物品。线上: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方便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网上办事,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路。

W3_副本.jpg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官渡在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核查公布各类政务服事项办事指南1086项,发布马上办事项281项,发布就近办事项54项,发布一次办事项1072项;政务服务事项事项网办可办率100%,全程网办率99.4%;政务服务好评率100%,评价覆盖率88.12%,主动评价率达96.5%,差评整改率100%。通过“一部手机办事通”总办件量为944828件。

科技数字馆:展示出普洱茶辉煌的过去和壮阔的未来

走进中国普洱茶科技数字馆,巡访团成员体验官渡“智慧”带来的科技力量和智慧带来产业发展的机遇。在这里,中国普洱茶科技数字馆应用了高清数字三维采集技术,还原了普洱茶的生命历程;VR、全息投影、互动屏等先进展陈技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云南首个碗幕全角度视频,展示出普洱茶辉煌的过去和壮阔的未来。

“茶山太美丽,村庄一一在线面前。”巡访团成员坐到VR展示大厅椅子上,带上VR眼罩,感受到了茶山村庄、茶叶种植基地的风景,更在互动体验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感受到科技知识的兴趣,加深学习科普知识的印象。

中国普洱茶科技数字馆是官渡区政府、官渡区国投公司于2019年年底建成,占地2500平方米,耗资约8千万,是全球首个以数字化形式展现普洱茶发展史的公益性展馆。‌‌实现普洱茶资源的数字化,最核心的是普洱茶基因的数字化,该项目成为云南省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普洱茶文化展示窗口。

在这里,建立在线的可视化普洱茶遗传资源数据库,实现基因组数据的可视、可在线操作、可检索、可读和可分享;以实物标本,建立云南省古树茶叶片标准品,收集不少于3000份代表古树茶(树龄不小于100年),对叶片进行分类和整理,结合基因组数据定义普洱茶古树的基因特征,将上述标植入展馆中,作为展示和科研使用,建成云南首个普洱茶古树标准品库;进行了全省古茶园土壤宏基因组大数据采集;以VR技术采集普洱茶原产地的VR视频,进行视频存储和展示;以“普洱茶数字博物馆”为场地,建立普洱茶质量检测中心昆明分中心,对检测中心仪器和设备进行技术支持,对检测方法,特别是基于基因组测序的创新检测方法进行开发;整理和搜集普洱茶相关文献7000篇,视频300段,建立普洱茶文献资料大数据库。

 

巡访感言:

钱林康:位于官渡古镇的中国普洱茶科技数字馆,跟随讲解员一起了解茶叶的培植、生长、采摘、加工、品鉴等全过程。一片树叶,全球共享。品茶,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好处,更是一种文化和交流。美仑美奂的灯光视屏投影让人置身其境,沁人心脾,禅茶一味。岁月如歌,情怀悠悠。政务服务中心,智慧服务窗口一应俱全,工作人员热情服务,分类明晰,导询便捷,切实惠民便民,我注意到一些细节,在年长者办理窗口,专门配备了放大镜和老花镜,在复印窗口免费用办事群众复印资料,在办理身份证窗口还设置了一键自助拍照机器,服务人员指导操作。还有指导新成立企业办证和热水饮水等服务,相当方便惠民,真正是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整个政务大厅环境整洁有序,宽敞明亮,办事高效。

亲身体验了昆明官渡区lOC城市运营中心高科技技术,通过大数据共享、多部门联动、科技联防、网格化管理,实时监测迅速处置等各种机制,打造官渡幸福平安卫生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共享共建。


张桂仙: 官渡政务中心智慧政务,主要是实现群众服务一网通办,进一步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堵点”措施,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及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效能问题!  在官渡政务厅设有官渡区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承诺:不让办事的人员在我这里受冷落;不让工作的事项在我这里积压延误;不让工作的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工作的机密在我这里泄漏;不让影响团结的言行在我身上出现;不让违法乱纪的行为在我身上发生;不让机关的形象因我受到影响;不让群众的利益因我受到侵害。看到这八点,我感悟很深,很方便,很暖心,很贴心,很细心,很周到,很感动,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心中有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服务理念。  

   

参观了官渡区城市大脑平台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从城市大脑底座建设、城市大脑可视化展示、智慧应用、数据中心扩容、城市大脑物理场所建设等5个方面为城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创新应用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官渡区建设成为新型智慧城区新标杆的学习。为有效推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城市综合治理问题,官渡区城市大脑以智慧化为核心,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出以“1+2+ 4+ N”的主线,建设城市大脑。方便、快捷、精准。网络时代,我们的春城将更发达更辉煌更灿烂!

                                 

华群方:中国普洱茶科技馆融合了“数字”科技”和“文化”内容。将数字多媒体与传统科技有机结合。应用高清数字三维采集技术介绍了普洱茶的生长过程,象三D电影一样使我们从不同角度观看、了解茶叶种植、生长。看到茶山壮观一派生机盎然,让人心矿神怡。官渡区政务中心工商、民政、水、电、煤气等服务一应俱全,方便群众办事。服务一条龙,办事跑一次,审批一颗章,流程更优化方便群众,为民着想。比如办结婚证婚捡医生就在隔壁不用去医院,照相也在一起,很便捷。

 

陈娟 :巡访团一行听取了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中心各功能区域划分、“一窗式”综合窗口受理、相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平台系统融通、政务服务创新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介绍,实地查看各功能区、各窗口及后台审批工作运行情况,特别针对政务服务“一网四中心”建设、“容缺审批”、“三减一优”、“多证合一”工程行政审批改革和免费公章刻制等印象深刻,切身感受官渡区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为企业和群众带来的诸多便利。官渡区作为2021年唯一荣获昆明市“数字经济先行区”的县区,率先贯彻落实“数字先行”、“数字中国”、“数字云南”“数字昆明”战略意图,一步一步蓝图变为现实。作为自贸试验区主战场,希望官渡区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在下功夫,全力打造优质政务服务和“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 的优质营商环境,为官渡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李云玲:首先是参观中国普洱茶科技数字馆,其智能化让我叹为观止,先进!从无数茶的品种到普洱茶的历史到智能视频让我身临其境,仿佛看到普洱茶产地的山清水秀和普洱茶制作的整个过程……这样的博物馆如果让更多人看到感受到,起到宣传云南普洱茶普及普洱茶知识,这个博物馆的意义就更大、更好了!这样的博物馆越多越好。感悟:涨知识,受益匪浅!

其次,是参观官渡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官渡人,是亲自感受过热情服务的,感受到“便民”方便的。无论从细节还是每个窗口的布局,都是非常好的,人性化的。感悟:高大上、细节决定成败,赞不绝口!

最后,到了没有涉足的官渡IOC城市运营中心,在这里更是大开眼界!从这里可以“纵观全局”看到辖区内的建筑、设施、安全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乃至疫情区间的布局和隔离酒店的动态及各种先进智能管理……大开眼界!可谓: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事。感叹:先进、真先进!

 

杨玉玲:中国普洱茶科技数字馆内听讲解员讲解了茶叶的培植,生长,釆摘加工,品鉴等全部过程,一片树叶,全球共享。也使我们对茶叶有所了解,知道了品茶对健康的好处。

来到政务中心,智慧服务窗口一应俱全,三楼办公区,民政,工商,水,电,煤气一网通办,一句话就是方便群众办事,为他们点赞。最后参观了官渡城市大脑平台信息糸统建设项目。数据共享,让城市大脑会思考,在这里可以看到隔离酒店的监控区,网络化管理,和网格员联动,四机网格,五机网格,疫苗接种,联动社区应急处理,智慧消防等,哪里有问题,一目了然,即时处理,官渡确实走在了全市前列,值得其它市区学习。

 

陈雪梅:中国普洱茶科技数字馆,还没进门就看见门头设计淡淡的黄色,己闻到,已尝到那茶叶的香味,大厅更是绿色养眼,茶叶,茶具更是精致无比,茶文化尽收眼底,用3D眼境观看了茶山,真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銀山,给茶山,茶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来源,也体会到一片树叶全球共享的理念。官渡区政务服务中心更是一个高科技,人性化,服务全面,效率高,精,准的服务区,为老百姓办事服务周到,便捷,科学,让我们耳目一新做到了共享,信息互通,高度共触。

 

何艾桦:中国普洱茶科技数字馆,一片树叶、全球共享。茶马古道展现了云南的茶乡普洱,普茶是树上采摘而来了一片茶叶,产生“万里茶道”、“茶之友谊”等茶叙外交,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交流,同时为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经。

官渡区政务服务中心打通“堵点”破解“难点”。最温馨提供母乳喂养,给孩子最好的口粮,哺乳期女性和婴幼儿提供人性化便利服务,积极营造生育友好、关爱母婴的社会氛围。

 

李社琨:第一站来到位于官渡古镇宝象河畔的中国普洱茶科技数字馆。这是官渡区打造的全球首个以数字化展示的普洱茶发展史的公益性展馆。2000多平米的展厅让人耳目一新。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展馆的区域功能,并操作展示通过高科技展示出来的普洱茶的发展史及还原普洱茶的生命历程。ⅤR,全息投影,碗幕全角度视频,互动屏让人身临其境。高科技的应用让人赞叹不已。第二站来到官渡区政府便民服务大厅。感受智慧政务的便民、快捷、高效。在政务局讲解员的带领下,从一楼至三楼的便民服务中心环境温馨,舒适。为办事群众考虑周到细致温暖,从提供老花、近视眼睛,热饮水,设置儿童娱乐区域、母婴休息区。到免费打印复印,免费刻公章等等便民措施,真正体现了政府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办事便捷,办事效率方面,通过合理的办事区域划分,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资源,设置“一窗式”综合窗口受理。“网络跑路审批,全网联动办理”的模式,实现群众服务“一网通办”。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办事群众节省了办事时间少跑路。第三站是参观官渡区城市大脑建设。通过介绍和演示官渡区城市大脑信息平台,了解到官渡区在打造数字官渡方面,以知慧化为核心,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城市大脑建设成绩斐然。通过让城市大脑感知、记忆、思考、指挥应用到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消防,水务,民政,医疗,生态,出行,旅游等方面。城市综合治理将更上一个台阶。

 

刘昶:官渡古镇中国普洱茶科技数字馆,官渡政务中心智慧政务,官渡区城市大脑中心,这三个点都是信息时代大数据管理技术运用于经济文化和行政管理的体现。通过覆盖广泛的信息采集系统,高效的传输系统和强大的数据分析系统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和运用,形成了全新的文化传播、政务服务和分析决策模式。这次巡访让我们了解了官渡区在新技术运用于智能化服务管理上的领先地位,确实让我耳目一新。

 

刘云:在政务中心看到了髙科技的便民服务水平,提髙了办事效力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值得推广应用。来到官渡联动指挥中心看到了先进的髙水平城市管理。使治安消防城管连接一体化,使城市管理达到先进水平。这次巡访使我大开眼界,让官渡更加美好,让昆明城市越来越好。

 

裴荣:进入座落于官渡古镇的茶叶博物馆,结合数字技术仿佛走入古茶园,嗅到了茶的亲香,纯厚,知道了茶树也有青少年期,壮年期,衰老期。了解了茶山,茶农及茶的制作过程,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步入官渡政务中心智慧政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示一张笑脸;注重两个形象,衣着得体,举止得当;常说三句文明活,你好,谢谢,对不起;常做四件文明事,逢人先礼让,困难热情帮,排队讲秩序,勤俭不浪费”。为此,我试着询问了有关户照到期更换的事宜。工作人员十分热情,简洁扼要回答了我的问题,从而证明他们的工作态度,热情程度,不只有写在纸上,掛在墙上,而是溶入实际工作中了。

观看了官渡区城市大脑(一期),的演示及工作人员的讲解。真是了不起,把散落于大街小巷的视频数据串并绘总起来,这将给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决策做有力的铺垫支承。

 

段明:官渡古镇茶叶博物馆融合了“数字”“科技”和“文化”内容将数字多媒体与传统科技有机结合,参观者在互动体验过程中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激发人们对科技知识的兴趣加深学习科普知识的印象,特别是中国普洱茶科技馆应用高清数字三维采集技术还原普洱茶的生命历程:VR、全息投影、互动屏等先进展陈技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云南首个碗幕全角度视频展示出普洱茶辉煌的过去和壮阔未来。

官渡区政务中心推进“一网四中心”建设,现场配备引导和咨询人员等便利化服务和帮助优化办事流程推广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效能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官渡区城市大脑中心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1个目标十2个指挥中心十4个基础能力十N个智慧应用为主线建设城市大脑,通过“望闻问切”实现城市治理可监测、可防范、可控制为官渡区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和平安官渡保驾护航。

                   

陈昆:在茶叶博物馆通过影像了解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在城市大脑看到了现代高科技大数据对城市的发展管理起到的作用,希望在今后的官渡发展和建设中起到越来起大的作用,为官渡区的成就点赞!

       

付红心:官渡古镇茶博馆了解了茶叶的生长,采摘、加工到实用的全过程,也知道了一些茶叶对人体的好外。对茶的知识有了很大认识和提高。在政务中心,智慧服务方便了办事群众,让大家少跑腿,提高了服务质量,让群众满意并且深受大家喜欢。

 

徐云:居民是城市的主人翁,更是检验城市建设的‘主考官’。通过专题巡访发现,政务中心各项制度健全,市民办事排队取号,大厅环境安静整洁。通过大力宣传向人们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作为官渡区数字经济产业,在整个智慧官渡建设的基础上,城市大脑的城市治理平台,让城市治理更精细化,更智能化,同时城市大脑也是产业发展平台,是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主讲嘉宾奉献了精彩的讲解,在现场分享了大量极具现实意义的“干货”。此次巡访感悟到官渡区在巩固创文成果的基础上,“责任无缺失,管理无漏洞”得到了具体落实。

           

主编:安远洪

编辑:马文富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