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消防救灾 > 正文

大理漾濞6.4级地震——记帐篷消防队的他们

2021-05-24 10:04 次阅读

5月21日,大理漾濞“5·21”6.4级地震救援进入第3天,在各方救援力量在灾区救援的同时,有这样一支临时成立的队伍,和其他救援人员不同,他们手提灭火器,宣传资料和小喇叭,穿梭在一排排帐篷之间,他们,就是大理消防救援支队组建的帐篷消防队。

q1.jpg

帐篷消防队由全州消防救援支队抽调的30名防火业务骨干和消防文员组成,主要工作是负责地震灾民临时安置点的防火巡查检查,火灾隐患排查整改,消防知识宣传,灭火设施器材配备发放等工作,实现灾区防火工作精准化。

蒲雄,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帐篷消防队队长,第一批最先赶到震中参与救援,在参与第一个灾民临时安置点搭建时,他提出了组建帐篷消防队的想法。“安置点上人员聚集,各类不安全因素交织叠加,精准化的开展消防工作,杜绝预防火灾等次生灾害发生,是我们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组建帐篷消防队,开展驻点防火巡查检查,是首要任务”。这是他和指挥部领导汇报组建帐篷消防队的理由。

q2.jpg

支队综合指导科科长赵润六,由于周末调休,21日晚9点,刚刚回到鹤庆家中,地震发生后,看到支队全勤指挥部的出动信息,立马驱车返程,在家逗留时间,没超过20分钟。

22日凌晨3点,地震发生后的第5个小时,大理帐篷消防队成立,30名队员接到命令,火速赶往灾区集结。

支队防火监督科专业技术干部黄钊远,在接到成立帐篷消防队的通知后,连夜草拟《漾濞“5·21”火灾防控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地震灾区消防安全管理的通知》、《地震灾区防火公约》、《帐篷消防队每日防火巡查记录表》、《帐篷消防队力量部署及工作要求》等10份工作方案,方案审定印发后,早上7点,他前往灾区,参与开展秀岭震中指挥部帐篷消防队驻点工作。

q3.jpg

帐篷消防队员到达灾区后,按照工作要求,成立7支小分队,驻点在苍山西镇核桃广场、县一中初中部、灯光球场等临时安置点,全面开展“驻点入户”的消防安全精准防控工作。他们每3人为一个小组,首先排查了安置点的道路、水源、器材配备等基础情况,白天,队员们进入帐篷走访用电用气用火情况,面对面给受灾群众讲授临时安置点的火灾危险性,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扑救初期火灾及疏散逃生的技能,在他们的指导帮之下,临时安置点帐篷及简易板房的防火间距、器材配备都已符合规范要求。夜晚,他们每半小时开展一次防火巡查,及时处置各类不安全因素。截至目前,共开展消防巡查、检查130次,发现整改火灾隐患100条,配备灭火器370具,集中开展消防宣传培训30次,发放张贴宣传资料870份,使用小喇叭播放消防安全提示70条,受教群众1128人。

22日晚9点,帐篷消防队办公室在统计各分队工作开展情况时,通过视频发现苍山西镇灯光球场安置点驻点人员缪毅未在帐篷内报送数据,经询问,因灾民帐篷数量不足,他把自己的执勤帐篷让给了灾民,据统计,当晚,有15名帐篷消防队队员在帮助灾民搭建帐篷后,把自己帐篷让出,他们在车里或者是露天休息。

q4.jpg

有一名特殊的身影,她叫杨晓旭,是帐篷消防队里唯一一名女队员。在与其他队员开展日常工作的同时,她发挥着自己特殊的作用。“在核桃广场安置点,政府派来了个女队员,妇女有难事就找她”,有灾民说到。杨晓旭同志克服身体、气候等多重因素,与男队员完成同等强度工作的情况下,力所能及的帮助灾民,在灾民去领取物资的时候,她帮照看小孩,女性灾民有需要的特殊物品,也找她,她竭尽全力满足要求。小小的身影,大大的力量。核桃广场避难安置点是最大的一个安置点,有160顶大帐篷,24顶私人小帐篷,约有1300多人在此处安置,人员最为聚集,由于受地点限制,帐篷一个连一个搭建,无法划分防火分区,一旦发生火情,后果不堪设想,容易形成“火烧连营”,杨晓旭同志在发现这个情况以后,主动对接安置点负责人,要求在满足帐篷搭建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将防火间距留出,将帐篷区划成左右、上下四个防火分区,主通道留出不少于2m的距离。

杨毅,他是跟随第一救援力量出动防火参谋,也是帐篷消防队组建后的第一个成员,参与了帐篷消防队的所有事物,从防火巡查,入户摸底,卫生打扫、数据报送汇总、领取物资发放、灾民帐篷搭建、消防宣传资料编印,他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跟他的战友说“灾区群众不容易,我们在,他们安心,我们多做一点,他们就更信任我们一些。”

帐篷消防队30名队员的身影,继续穿梭在一个个安置点之间,继续落实对安置点的24小时防火巡查制度,杜绝受灾群众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不规范、不安全行为,确保完成“安置点零火灾”的目标。


主编:安远洪

编辑:马文富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