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声声送吉祥,献给世界平安果。”在昭通市巍巍乌蒙大山深处,一个因仙鹤闻名全球之地,一个能留住仙鹤的地方,能种出怎样的水果来呢?记者在近日举办的昭通苹果展销会上找到了答案。好山出好果, “果肉酥脆细嫩,酸甜多汁,香气和果色都堪称上品。”展销会期间,一位走南闯北的客商在品尝了“鹤送”牌昭通苹果后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而这一切赞誉的背后,是“鹤送”苹果的种植品质决定了一切。
为了探访“鹤送”苹果的绝佳味道和品质,记者走进了这个苹果品牌的种植地——昭通市洒渔镇白鹤村,只见这里依山傍水,一株株苹果树在晚霞中亭亭玉立,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恰似一盏盏红红的灯笼照亮了漫山遍野。当地果农告诉记者,白鹤村年年都有飞往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过境停歇,当地百姓都将黑颈鹤称为吉祥鸟,认为是黑颈鹤给这个山村带来了吉祥如意和幸福,故名“白鹤村”。因此,“鹤送”这个品牌,就与吉祥鸟黑颈鹤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当地无数文人墨客眼里,白鹤村是个有故事的村庄,这里稻田多,四面青山绿水。一直以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唤来了“白鹤”纷飞落于此停歇,成就了白鹤村的历史和子民。 “多好的地方啊!”多位作家发出这样感慨的同时,各种文学火花开始在他们心头闪烁和绽放。
昭通市昭阳区洒渔镇党委书记崔汝山(右)镇长罗正能(左)
好名配好果,“‘鹤送鹤送’,昭通苹果找鹤送,多好的名字啊,我相信你们能种出好苹果,但这个名字不是一般人可以取得出来的吧?”各路参展客商了解了“鹤送”苹果之后纷纷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和疑问。面对大家心头的疑惑,昭通市昭阳区洒渔镇白鹤村党总支书记钱有坤深情地讲起了“鹤送”这个美名的由来。
原来,2017年10月中旬的一天,时任昭通市文联副主席、昭通市作协副主席的作家沈洋,带人来到洒渔买苹果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块宝地。沈洋经过考察后发现,白鹤村的苹果不仅有卖相,而且味道非常好,加之看到了这里漫山遍野的火红丽景后,动起了要用文化传播这一切的念头。“当时沈洋老师告诉我,酒香也怕巷子深,好苹果也要有好品牌,这样才能把好苹果卖到更远的地方去。”钱有坤回忆说,听到这样的话语后,他非常高兴,就希望沈洋老师给起个名字。 沈洋在认真思索后觉得,如此山清水秀之地,应体现精深的文化和独有的仙鹤这个品牌,而且要把白鹤村的好苹果销售或者说送到世界各地去,因此何不起名“鹤送”呢?就这样,一个充满了文化味和人情味的好苹果品牌就这样诞生了。
昭通市昭阳区区委宣传部部长、《万物生》作者、云南知名作家沈洋(中)
然而,作为一直深爱着神奇乌蒙黄土高原和金苹果的知名作家沈洋,依然意犹未尽,在他看来,有了好名字,如何才能让这个好名字拥有“神韵”,让这个品牌形神皆具呢?于是他又想到了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夏天敏。并亲自登门拜访,请曾经在原洒渔乡担任过挂职副乡长的夏天敏老师题字。夏天敏老师听后欣然答应,为“鹤送”品牌题了遒劲有力、充满韵味的“鹤送”二字,赠送给了白鹤村“鹤群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做实事,这是件好事。”钱有坤至今还记得夏天敏老师的这句话并深感敬佩。就这样,经过两位昭通作家的起名和题字,一个最有文化味的苹果品牌由此宣告诞生,红红的苹果倾注了大家的殷殷深情。
沈洋还帮助合作社联系协调“鹤送”商标注册事宜,并指导做好苹果包装箱的设计制作。
白鹤村村支书钱有坤正在帮助果农收苹果
钱有坤说:“我和两位作家素昧平生,却因苹果而结缘,他们不要任何报酬的义举让广大果农打心底里感动和敬佩。”据悉,知名作家沈洋也一直关注昭通苹果,早在2015年,就出版了历时六年创作、以昭通苹果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万物生》,该小说被列为2012年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题材,成为2013年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题材,并于2015年11月5日由中国作协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了一次高规格的作品研讨会,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受文坛关注。在2018昭通苹果展销会期间,在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市政府,昭阳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长篇小说《万物生》也成功与龙虎风云(北京)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即将拍成一部以“昭通苹果、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为题材的40集电视连续剧。
有牌就有路。在白鹤村的苹果有了这个好品牌之后,销量一路看涨。为了将这个品牌发扬光大,助力精准脱贫,2017年,白鹤村村民共同成立了“昭通市昭阳区白鹤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并注册了白鹤村果农自己的苹果品牌“鹤送”,逐渐走上了集资产、种植、养殖、销售、运输、旅游为一体的村集体企业发展之路,并建立起了完善的苹果产销链,让果农不愁种、不愁卖,实现共同致富。
青山绿水的白鹤村,鹤送苹果承载村民满满的希望和梦想!
记者在此次展销会上看到,“鹤群合作社”共展出红珍珠、新红星等7个品种的苹果。不少客商看到“鹤送”包装盒上的题字落款是“夏天敏”时纷纷说道:“我们读过夏天敏老师的许多作品,非常感人,我们坚信,夏老师都认可的东西绝对是好东西,所以你们的苹果品质是真正的果中极品,值得信赖。”江西客商孙福保在到白鹤村苹果基地实地考察后,对这里上乘的苹果质量和栽种环境赞叹不已,当场和“鹤群合作社”签下了500吨的订单,合同协议资金达400万元。
“有品牌和无品牌就是不一样”。钱有坤感慨地告诉记者,过去,他们这里的苹果销路不是太好,苹果在交易市场等着客商挑选购买,看着一车车苹果送来却卖不掉的景象,他们也曾经为此难受过,但今年这种情形有了很大改观,农民把苹果拉到交易市场,拉一车卖一车,根本不愁卖。
记者获悉,给予白鹤村“鹤送”苹果深情厚爱的还有昭通市昭阳区洒渔镇党委书记崔汝山、镇长罗正能。两位镇领导多次和白鹤村村支书余有坤一块深入到“鹤送”苹果种植基地交流指导苹果的修枝、除草、施农家肥、防病虫害等。深入果农家谈心交流,视果农如亲人。大家的深情厚爱犹如一条涓涓细流,流进了白鹤村满山遍野的苹果地,浓浓关爱滋润了果农的心田。在“鹤送”苹果魅力感召下,已于2015年成立的“鹤群合作社”吸纳了白鹤村的1544户农户,涉及苹果基地上万亩,直接助推了农民增收。
不少参加了合作社的村民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前,果农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植方式和零售方式,苹果产量低、销量低、价格低,村民人均收入仅4000元左右,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达501户,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合作社成立后,社里不定期组织农科部门和专家为果农提供科学种植技术指导,解决滞销难题,如今,我们全村人均收入达8000元左右,翻了一番,建档立卡贫困户锐减至31户,脱贫出列指日可待。”钱有坤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2017年,白鹤村苹果年产量突破3万余吨,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9000万元,一条康庄大道正在白鹤村徐徐铺开。
总编:安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