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治 > 民生法治 > 正文

【共抗疫情】跨越1441公里!她与云南法院的一次不平凡的开庭经历

2020-02-07 18:09 次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南法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积极部署、周密安排、狠抓落实,疫情防控紧张有序,干警春节返岗后迅速高效,审判执行工作平稳推进,防控办案“两不误”。

近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收到了来自珠海的一位律师的“开庭日志”,这名律师讲述了她“在”西山法院一次不平凡的开庭经历……

开庭日志

“2月2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新增1556例,全国累计确证14483例,其中广东确诊632例,我们号召广大市民尽量减少出行……”电视里传来疫情的最新情况,我心头一紧,看了看手里应诉通知书,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我是一名在珠海市执业的律师,歌词里唱的是“穿越人海只为与你相拥”,而现在,我却要顶着风险、穿越千里只为开庭……

这是个买卖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年前已经安排好2月5日就要开庭。原本一切进行得还算顺利,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如飓风一样席卷全国的疫情。

“再过3天就开庭了,我该怎么去开庭啊?”我第一百次抓耳挠腮。

“做了那么多工作,不能半途而废,庭还是要开的!”想到这里,我马上查了查飞机票和高铁票,“不行!还是太危险了,要不开车去?”我拿出手机一查,愣住了——“1441公里,驾车18小时58分”,而且这还是耗时最少的方案!

w1.webp.jpg

“要是能远程视频开庭就好了!”脑海里蹦出一个念头来,我顺手开始搜索“远程视频开庭”,还真有这样的先例,就是不知道西山法院是否也可以。“叮铃铃”,沉思之际,手机响了。

“喂,您好,请问是李律师吗?我是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您的案件原本定于2月5日开庭,当前疫情严重,如果您不方便来法院,我们可以使用互联网法庭安排远程视频开庭……”

电话里传来悦耳的声音,我大喜过望,赶紧说道:“太好了,我正愁着怎么去开庭呢!”接着,在西山法院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我用手机下载了“互联网法庭”APP,很快掌握了简单的使用方法。

2月5日上午10点,佩戴好口罩的罗玮法官、书记员及原告律师都出现在视频里。

“庭审现在开始!”宣读完法庭纪律后,罗玮法官正襟危坐,宣布庭审开始……

w2.webp.jpg

罗玮法官宣布庭审开始……

w3.webp.jpg

w5.webp.jpg

该案系一件并不复杂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因四名被告中有三名公告送达,其余一名当事人聘请的外地律师因疫情不便赴昆明参加庭审,导致事实不易查明,但本案法律适用明确,故西山法院决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方案》第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由罗玮法官一人适用普通程序独任审理本案。

这也是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以来,西山法院首次适用该规定,由法官一人适用普通程序独任审理。在疫情期间优化配置、精准匹配审判力量,提高司法效能。

w4.webp.jpg

防疫期间,“互联网法庭”为当事人解决了交通困难,互联网法庭完全可以满足当事人足不出户参加庭审的全部需要。庭审结束后通过远程数据传输,当事人可以在庭审笔录上签字,实现法律文书当庭送达。这一系列举措既保障了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不让公平正义迟到,又能有效避免因当事人聚集所可能引起的疫情扩散风险。

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运用各种技术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真正做到“只隔离病毒,不隔离服务”。

法院人虽不像医护人员那样身处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但仍奋战在守护公平正义的第一线。通过互联网法庭,云南法院真正做到只隔离疫情,不隔离服务,为抗击疫情贡献出云南法院人的力量。


来源: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

主编:安远洪

编辑:马文富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