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都有哪些谣言让我们听之信之了?一起来看一下。
谣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北斗微信”上线了 真相:微信官方辟谣:没有北斗微信。这种来路不明让下载东西的信息千万不能信。建议大家从官方渠道下载微信。不要听信任何来路不明的“微信新版本”。作为一款导航和定位的系统,北斗和社交聊天工具微信并无关联,尚无官方渠道显示两者相关联的报道,此传言纯属造谣者制造的噱头。
谣言:私立幼儿园将退出历史舞台 真相:针对国务院办公厅1月22日印发的《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网上一些热门转帖断章取义,解读为“私立幼儿园将退出历史舞台”。《通知》强调,要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小区配套幼儿园应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专家指出,《通知》指的是小区配套幼儿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并未指出其他场所的幼儿园也不能办成营利性幼儿园,网传消息是对该政策的断章取义。
谣言:杨利伟因涉嫌军中腐败被降职。网传“太空第一人杨利伟被降职内幕”的消息,相关文章引用所谓的港媒报道称,杨利伟升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后不久就被降职,系因涉嫌军中腐败。 真相:1月1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官方微博@载人航天小喇叭 发文称:去年7月,杨利伟同志因达到领导干部任职最高年限,不再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根据组织安排正常转岗,从事载人航天工程相关管理工作。
谣言:“鼠疫病死率高达100%,无药可治”。 真相:历史上鼠疫确实引起过大范围的死亡。但这是因为当时人们对鼠疫的病因、治疗、预防等认识不足。虽然人类对鼠疫普遍易感,但在现代医学里,鼠疫病例已经可以通过规范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病人如果能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治疗,治愈率很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谣言:科学家研发出返老还童“神药” 真相:所谓“神药”简单来说就是烟酰胺单核苷酸,简称NMN,是一种维生素B族衍生物。它在人体内会转化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也被称作NAD,参与人体的不少新陈代谢反应。而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内的NAD含量也会减少。如果说NMN是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未免还过于夸张离谱。
谣言:“睡太多增加痴呆风险”及“戴脑电波走神监测环可评判小学生注意力”。 真相:保证充足和有规律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白天不觉得疲倦,精力充沛,就是最佳的睡眠。“走神监测环”也缺乏物理学支持,即使物理上能够准确测量出脑电信号,由脑电信号形成的脑电图也非常复杂,还不能因此判断出学生是否“走神儿”。
谣言:骑电动车也要考驾照 真相:2018年5月17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新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具有脚踏骑行能力;具有电驱动或电助动功能;电驱动行驶时,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电助动行驶时,车速超过25km/h,电动机不得提供动力输出;装配完整的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小于或等于55kg;蓄电池标称电压小于或等于48V;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400W。按照目前规定,超标的电动车有3年过渡期,并非消息中所说的禁止上路。
真相:血管里并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既不会堵塞血管,也不会诱发“三高”。堵塞血管的罪魁祸首,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营养物质——脂类。例如胆固醇,适度水平的胆固醇可以维持人体正常运转,但如果长期胆固醇水平较高,就容易引起动脉血管粥样斑块。只要肝肾等器官正常运转,就不用担心毒素对我们的伤害,也就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方式来“排毒”。谣言:血管里面有“垃圾”“毒素”需要排毒
谣言:5G载频是毫米波段,毫米波对眼睛伤害很大,可导致黄斑变性,使用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失明。 真相:其实,我国三大运营商5G通信运用到的是中低频,频段在3Ghz至6Ghz之间,属于厘米波段。对于手机电磁波产生热能的问题,实验数据表明,华为、中兴等国产品牌手机,以及苹果、三星等国外品牌手机,电磁波能量吸收比均远低于2.0W/kg的国家标准,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而“黄斑变性”是老年人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中,由于用眼不当导致黄斑损伤,只有登山者爬雪山不戴护目镜等极端条件下才可能出现。
谣言:近视能治愈 真相:目前,近视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药物、光学眼镜、角膜塑形镜、手术治疗等,基本原理均为改变光线折射路径或者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进展,但不能逆转已经发生的近视眼结构改变。所以,近视后唯一能做的就是延缓度数加深的速度。
谣言止于智者
我们应该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来源:人民法治网综合整理
主编:安远洪
编辑:马文富